『張老師』與『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』,不定期會舉辦各主題的免費講座~

早在3個月前~~~在網路上看到活動資訊,
知名部落客/親職教育講師-澤爸 也在講師名單內,立刻約了也當媽咪的好姊妹一同報名~~
(到現場才發現~~我竟然是1號報名者,哈哈覺得榮耀!!)






每個講座主題~~都好吸引人!!!




面對鬼靈精怪的4歲兒子,我最近時常反思~~
懷孕期+新生兒期,
初當爸媽時的我們,常會透過閱讀/朋友媽媽經/品牌廠商舉辦的媽媽教室...等,學習怎麼當個"新手爸媽"


但隨著孩子長大,來到貓狗嫌的年紀(2~4歲)、進入幼兒園階段、或一次次的叛逆期階段...等
身為爸媽的我們有沒有一直進修,來面對各種驚喜+驚嚇挑戰 ??
有沒有找機構+找學習管道,讓自己盡量不要天天呈現瘋婆子吼媽狀態?!  (吼久~自己也傷喉嚨呀XD  )

簡單紀錄親職教育講師--澤爸的分享:


1.  每階段與孩子的情感連結(親子關係)、情感培養方式都不太一樣,
但都是在『
為孩子下一次的離開~做準備』!

 

2.  孩子一生,有六次離開:
(1)懷胎十月 。(離開24hrs與母親獨處)

(2)上幼兒園。(只剩下每晚4點~9點,約5hrs的相處)

(3)上小學。(這時期若父母都回歸職場上班,只剩7~10點,約3hrs的相處)

(4)青春期。(晚自習、補習班下課,剩約30分鐘的相處)

(5)18歲以上~大學期間。(見面單位可能變成月/年,且時常爸媽需要先預約,不然小孩外出行程排滿檔)

(6)結婚成家。(彼此成為兩個獨立的家庭)

 

3.

別當控制型的爸媽。(孩子不是你的成績單)
別當
放任型的爸媽。(爸媽過度放任,會養出失控的孩子)
練習當『
知覺型爸媽』~~~~~練習放手!!
 

4.  在教養的路上,給孩童『合理界線的自由』,並非所有事情都該妥協~

0~18歲身份就是父母,有教導孩子、教養孩子的義務,孩子做對做錯是該讓他們知悉。

18歲以後,可以改當孩子的朋友/顧問,但不參予決策權,讓他對自己負責。

5.  實質陪伴=一起做一件事,親子一起玩。(親子聊天/分享心事/討論興趣....等)。   

而不是只會關心:今天考試幾分? (然後也不知要聊啥....) 
就變成開罵.....為什麼你成績那麼差...隔壁那個誰誰誰....都比較厲害......

ㄨㄟ

6.  孩子正在學習怎麼與自己的情緒相處。

- 先安撫情緒高漲的孩子

-待情緒平穩,再與理智的孩子講道理

 

7.

▲先關心人,再解決事情

▲重視彼此的分享,遠遠大於說教。 (讓對方好好把話說完,勿打斷)

▲多用問的,少用碎念的

▲先連結情感,再糾正行為

▲多多讚美孩子

 

 



心得:
時間無法倒流,過去了就只能永遠過去了。
孩子能待在身邊的日子是多麼難得與寶貴。

雖然育兒生活的每個階段/當下,都會有很讓家長崩潰的狀態發生~~
但能夠好好陪伴/見證孩子每階段的成長,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,不是嗎 :)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饅頭去哪鵝★yami 的頭像
    饅頭去哪鵝★yami

    饅頭去哪鵝,yami人生大小事

    饅頭去哪鵝★ya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